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
9日,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主汛期(6月至8月),我国雨季进程总体偏早,暴雨过程多,局地影响大,华北雨季长度和累计雨量均位列历史第一。
具体来讲,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介绍,今年主汛期全国平均降水量336.2毫米,较常年同期(331.7毫米)偏多1.3%;北京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;湖北咸丰(358.3毫米)、河北易县(351.7毫米)、贵州织金(279.7毫米)等3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。
雨季进程也明显偏早。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,较常年偏早13天,为1961年以来最早;雨季持续时长59天,较常年增多29天,与1973年和2021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;累计雨量(356.6毫米)较常年(136.6毫米)偏多161.1%,创1961年以来的新高。
主汛期期间,全国共出现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,暴雨过程多,降水点强面广,局地极端性强,“七下八上”期间北方汛情、灾情重。
气温方面,黄卓介绍,今年夏季,全国平均高温日数(13.7天)较常年同期偏多5.7天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。夏季三次大范围高温过程分别出现在:6月4日至18日、6月21日至25日,6月30日至今。其中6月30日以来的高温过程仍在持续,截至9月8日已持续71天。
台风方面,黄卓表示,预计2025年秋季,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10—12个台风生成,接近常年同期(10.7个),其中有3—4个在我国登陆,较常年同期(2.2个)偏多。台风强度总体偏弱,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,主要影响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,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。